市場專員微信pspsky 357201460
貨運代理(FORWARDERS,FIATA) 貨物代理,有些是中間商就是自己沒有船或者飛機的 或者船公司、航空公司,都是貨代。職責是,把委托者委托的貨物,通過制定的運輸途徑,從一地運往另一地.貨運代理是為運輸公司(海、陸、空)代理收運貨物、攬貨的公司。 貨運代理行業在國際貨運市場上,處于貨主與承運人之間,接受貨主委托,代辦租船、訂艙、配載、繕制有關證件、報關、報驗、保險、集裝箱運輸、拆裝箱、簽發提單、結算運雜費,乃至交單議付和結匯。 國際貨運代理協會聯合會對貨運代理的定義是 :根據客戶的指示 ,為客戶的利益而攬取貨物的人,其本人并非承運人。
貨代也可以這些條件,從事與運送合同有關的活動,如儲貨、報關、驗收、收款。 我國國際貨運代理業管理規定實施細則的定義是:國際貨物運輸代理企業可以作為進出口貨物收貨人、發貨人的代理人,也可作為獨立經營人從事國際貨代業務。 國際貨代企業作為代理人從事國際貨運代理業務,是指國際貨運代理企業接受進出貨物收貨人、發貨人或其代理人的委托,以委托人或自己的名義辦理有關業務,收取來代理費或傭金的行為。 國際貨運代理企業作為獨立經營人從事國際貨運代理業務,指國際貨運代理企業接受進出貨物收貨人、發貨人或其代理人的委托,簽發運輸單證,履行運輸合同并收取運費和服務費的行為。
貨運代理的業務范圍: 為發貨人服務 貨代代替發貨人承擔在不同貨物運輸中的任何一項手續: 1、以最快最省的運輸方式,安排合適的貨物包裝,選擇貨物的運輸路線。 2、向客戶建議倉儲與分撥。 3、選的可靠、效率高的承運人,并負責締結運輸合同。 4、安排貨物的計重和計量。 5、辦理貨物保險。 6、貨物的拼裝。 7、裝運前或在目的地分撥貨物之前把貨物存倉。 8、安排貨物到港口的運輸,辦理海關和有關單證的手續,并把貨物交給承運人。 9、代表托運人/進口商承付運費、關稅稅收。 10、辦理有關貨物運輸的任何外匯交易。 11、從承運那里取得各種簽署的提單,并把他們交給發貨人。 12、通過與承運人于貨運代理在國外的代理聯系,監督貨物運輸進程,并使托運人知道貨物去向。
為海關服務 當貨運代理作為海關代理辦理有關進出口商品的海關手續時,它不僅代表他的客戶,而且代表海關當局。事實上,在許多國家,他得到了這些當局的許可,辦理海關手續,并對海關負責,負責早發定的單證中,申報貨物確切的金額、數量、品名,以使政府在這些方面不受損失。 為承運人服務 貨運代理向承運人及時定艙,議定對發貨人、承運人都公平合理的費用,安排適當時間交貨,以及以發貨人的名義解決和承運人的運費賬目等問題。 為航空公司服務 貨運代理在空運業上,充當航空公司的代理。在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議空運貨物為目的,而制定的規則上,它被指定為國際航空協會的代理。在這種關系上,它利用航空公司的貨運手段為貨主服務,并由航空公司付給傭金。同時,作為一個貨運代理,它通過提供適于空運程度的服務方式,繼續為發貨人或收貨人服務。
為班輪公司服務 貨運代理與班輪公司的關系,隨業務的不同而不同,近幾年來由貨代提供的拼箱服務,即拼箱貨的集運服務已建立了他們與班輪公司及其它承運人(如鐵路)之間的較為密切的聯系,然而一些國家卻拒絕給貨運代理支付傭金,所以他們世界范圍內爭取對傭金的要求。 提供拼箱服務 隨著國際貿易中級裝運輸的增長,引進集運和拼箱的服務,在提供這種服務中,貨代擔負起委托人的作用。集運和拼箱的基本含義是:把一個出運地若干發貨人發往另一個目的地的若干收貨人的小件貨物集中起來,作為一個整件運輸的貨物發往目的地的貨代,并通過它把單票貨物交各個給收貨人。 貨代簽發提單,即分提單或其他類似收據交給每票貨的發貨人;貨代目的港的代理,憑初始的提單交給收貨人。拼箱的收、發貨人不直接與承運人聯系,對承運人來說,貨代是發貨人,而貨代在目的港的代理是收貨人。
因此,承運人給貨代簽發的是全程提單或貨運單。如果發貨人或收貨人有特殊要求的話,貨代也可以在出運地和目的地從事提貨和交付的服務,提供門到門的服務。 提供多式聯運服務 在貨代作用上,集裝箱化的一個更深遠的影響是他介入了多式聯運這是他充當了主要承運人并承擔了組織一個單一合同下,通過多種運輸方式進行門到門的貨物運輸。它可以以當事人的身份,與其他承運人或其他服務提供者分別談判并簽約。 但是,這些分撥合同不會影響多時聯運合同的執行,也就是說,不會影響發貨人的義務和在多式聯運過程中,他對貨損及滅失所承擔的責任。在貨代作為多時聯運經營人時,通常需要提供包括所有運輸和分撥過程的一個全面的“一攬子”服務,并對它的客戶承擔一個更高水平的責任。 中國的貨運代理分析 根據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2005年12月11日后,中國貨運代理行業將全部對外開放。
在中國貨運代理行業即將開放之際,中國國際貨代協會秘書長李力謀對中國國際貨代業所呈現的現象做出了透徹的分析。 作為服務貿易的中國國際貨代業,依托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目前已有一大批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這些企業加快了中國國際貨代業參加國際市場競爭的步伐。 這里應該特別提到兩點:一是量與質的關系。二是機遇問題。有了一定量的積累,即基礎打得越好,就越會產生出有成就的公司。 回顧中國貨代企業成長的歷史, 1988年以前,全國只有兩家貨代公司,即中國對外貿易運輸總公司和中國遠洋運輸公司。1988年3月國務院下文,“船舶代理、貨運代理業務實行多家經營,他們分別由船公司和貨主自主選擇,任何部門都不得進行干預和限制”。在這之后的幾年中,中國國際貨運代理企業陸續成立,且隨著時間的推進,中國國際貨運代理企業紛紛上馬,其發展態勢不容忽視,中國國際貨代業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1993年底,經商務部(原外經貿部)批準的國際貨代企業共510家。到了1999年底,全國共有經商務部(原外經貿部)批準的國際貨運代理企業達到1 600家。
如果沒有這么多國際貨代企業的積累,當然就不會有現在眾多成績顯赫的國際知名貨代企業,因為質的基礎是量,量的積累終于達到了質的飛躍。 第二個重要因素就是機遇。中國國際貨代業的有識之士,紛紛抓住1993年左右的大好形勢,成立自己的貨代公司。正如大家公認的真理一樣,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幾個機遇,1993年就是從事中國國際貨代業有識之士的機遇。1993年左右成立貨代公司的人就是敢于抓住機遇和善于把握機遇的人。一個公司在其發展的道路上,雖有經營管理、人才培養、營銷管理等許多需要決擇的問題,但是能夠抓住機遇仍然是最重要的。